当今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其中包括Internet)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们建立计算机网络,就是为了运用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协同处理。当我们应用网络技术,来重新审视整个出版社的工作的时候,编务作为出版社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的定位就十分突出了。在网络环境下,编务工作的职能和工作方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编务工作系统的流程
传统编务所能完成的工作,在实现计算机连网后,都可以在计算机上顺利完成。那么,编务工作系统是怎样完成这些工作的呢?
系统针对出版社的出书流程,将整个出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图书选题(即选题申报)、在编图书(即图书编审)、在印图书(主要体现为校对流程)和在发图书。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的选题申报流程和图书编审流程。
此外,还要有校对管理流程、提印管理流程和重印书管理流程(图略),以及对已出图书的管理等。
二、编务网络化的特点和优势
编务工作实现网络化以后,和传统编务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1、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处理
传统编务在采集和处理信息时,是靠或者主要是靠手工进行操作的,所以编务工作显得繁琐,劳动强度大。但是,有了处理信息的利器———计算机,并将其连网以后,情况就不同了。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本文开始所述),使得一些我们过去做起来十分吃力或者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则变得轻而易举。现略举几点:
(1)在流程中,每一个数据只能在一道工序中产生,后道工序要用到前道工序的数据时,系统是自动采集的,而且禁止重复输入。这样就确保了数据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录入差错,同时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输入量。比如说,一本书的书名,它只能在责编申报选题时输入,以后每一道工序在处理这本书的相关信息时,系统都是自动采集,禁止重新输入。而以往,我们每处理一个信息,都要写一些重复的数据,至于这些数据有没有写错,那就很难保证了。
(2)自动完成各种报表。传统编务为了完成各种报表,首先要采集数据,分门别类作各种资料卡片,然后用手工或者输入一台电脑中进行操作,完成报表制作。而现在,这一切只要按几下鼠标就完成了。
(3)编制全年新书目。以前,编务编制全年新书目的工作量很大,收集数据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如:印刷厂延误、部门之间没有及时沟通、工作人员疲劳),手工操作极易出差错。当整个出版社综合业务系统正常运行起来以后,这项工作也可交给计算机来做了。这牵涉到编务工作系统和出版印制系统之间数据的流动。
(4)编、校数量统计和质量评定。过去,每到年底,编务在统计考核编、校人员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时,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现在好了,你的任务是用一下电子报表软件,把有关资料打印出来,呈送领导。
(5)自动建立和补充三个库:选题库、作者库和编辑库。这也无需多说,因为这是计算机最擅长的工作。
2、严格实行权限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堵塞漏洞
由于计算机网络实行严格的权限管理,任何超越权限的违规操作都会被计算机拒之门外,这就为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创造了条件。任何一个人在计算机面前,人情、面子都没有了,他只能在允许的权限范围内,按照严格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效地堵塞了传统编务中可能会产生的漏洞。
3、选题管理进一步加强,便于优化选题结构
和传统编务相比,实现编务网络化后,更有利于加强选题管理,优化选题结构。这主要表现为:
(1)更有利于领导做出正确的选题决策。应该承认,由于各人的专业、学识、兴趣爱好、性格等心理因素的差异,人们对同一条信息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让同一条信息同时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每一个人都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去分析,领导再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比一个人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要准确得多。我们通常开的选题论证会表面上也是“信息交流、众人论证”。但请注意,我们去参加选题论证会时,实际上是将我们个人获得的信息自己进行加工后再拿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面前,以获得认可,就是说,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讲好的一面多一些,讲不足的一面少一些,不能真正做到大家同时分析、判断同一条“原汁原味”的信息。
(2)有利于领导对选题的落实进行监控。当选题确定后,下面就是实施。在以往,我们不能提供有效的手段为领导随时监控提供服务。在实现编务网络化以后,领导就可以随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一个选题或上,或下或者组织力量突击完成,可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3)扩大选题来源。除了用传统方法,在调研中产生选题之外,我们还可充分利用“外脑”。比如,我们可以在出版社自己的网站上举办有奖征集选题活动;将来如果有条件,再开办一个选题BBS,相信更会激起灵感的撞碰,催生好选题。
(4)在网络上,所有选题登台“亮相”,选题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大家就一目了然。而平庸选题在网络上“曝光”,会使编辑以后考虑新选题时更仔细、周到,更加注重调研、论证,减少盲目性。
4、编务工作从人力密集、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变
如前所述,从传统编务手工操作或单机操作,过渡到编务网络化,全面使用电脑作为处理信息的工具,所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处理,解放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毕竟计算机是要人来操作的,这就要求编务人员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其次,不可能有一套编务工作系统有无所不包的功能,当我们有一些特殊的需要时,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时编务人员用电脑的意识、知识和技术技能就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如果你要上因特网查询国外的有关版权信息,那你就要懂得英语。所以,编务工作从人力密集、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是必然的趋势。
5、编务工作的中心向编、校流程的监控方面转变
在实现编务网络化以后,以前的工作重点——用手工方式采集和处理信息绝大部分被机器所代替。这时编务就应及时地转向一个更高层次的编辑事务管理上来,即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编、校流程的监控方面来,这是我们赋予“编务”这个词的一个新的内容。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信息系统中,有效的控制机制是不可少的。编务加强编、校流程的监控,我们认为,这样有利于按照工作的轻重程度不同,合理按排人员,既让每一个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又可以保证重点图书有重点人员来负责;还可调节各种不均衡的状况,包括发稿的不均衡,也包括各人工作量的不均衡等等。
6、编务室的“决策参谋”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
作为编务工作中心向编、校流程监控转变的必然结果,编务室的“决策参谋”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
7、硬件设备共享,提高使用效率,便于统一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除了包括软件资源共享外,还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这对于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进行统一管理,降低成本都是十分重要的。